愁風月原文注釋譯文,愁風月賞析作者賀鑄簡介

愁風月

[作者] 賀鑄   [朝代] 宋代

風清月正圓,信是佳時節。

不會長年來,處處愁風月。

心將熏麝焦,吟伴寒蟲切。

欲遽就床眠,解帶翻成結。

《愁風月》註釋

(1)熏麝:熏爐中的香料。
(2)寒蟲:蟋蟀。

《愁風月》賞析

賞析一

有人說,中國古代抒情詞中很少有主詞,這首也是如此。讀者只有根據抒情主人公的口吻、語氣、舉動及她身邊的器物等等來推斷性別,身份。這首詞抒情主人公似應是一位懷人的女子。
上片開首兩句是說風清月圓,正是良辰美景,令人賞心悅目。接下去兩句卻意緒陡轉,“不會長年來,處處愁風月。”風月好不好,其實不在於風月,而在於人的心情。心情不好,風月將處處銜愁杜甫《春望》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歐陽修《玉樓春》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說得透闢。上片,作者曲筆迴旋,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個懷人女子那纏綿的、難於排遣的痛苦。
過片緊扣一個“愁”字。“熏麝”指熏爐中的香料。“寒蟲”即蟋蟀。“心將”二句是說,自己的心和熏爐中的香料一樣燃焦了;自己低低的吟詠跟蟋蟀的鳴叫一般淒楚。這兩句中,“焦” 、“切”二字下得準確、形象、老到,使得人與熏麝,人與寒蟲融為一體了,人內心的焦灼不安,人內心的悽苦難耐也借二字傳導而出了。
“欲遽就床眠,解帶翻成結。”以動作結情,構思巧妙,新穎。“遽”,匆忙,急之意。想念意中人而不得見,內心焦灼不安,於是想到還是上床睡覺吧,指望以此拋開痛苦煩惱。可是這也不行。想解帶脫衣,反而結成了死結。生活中一個普普通通的動作,在此卻顯示了巨大的藝術魅力,它活脫脫寫出一個煩惱人的煩惱心態。“解帶翻成結”一句,語淺情深,實乃天籟之聲,神來之筆,不知賀鑄何由得來!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中曾說:“賀老小詞工於結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結處一筆叫醒,遂使全篇實處皆虛,最屬勝境。”這首《愁風月》也是結句妙絕的一例。

賞析二

這首詞以精巧的構思和語言,步步深入、波瀾起伏地抒寫了迴旋往復、無可排遣的離愁。
上片首二句點出個風清月圓的良辰美景。但“信是”這種語氣,含有客觀上是如此,而吾心中卻未必然的意味,如“江山信美非吾土”就是。果然下二句即突然翻轉:“不會長年來,處處愁風月。”帶著主觀感情:無邊風月,在離人眼中是可以喚起景是人非之感的。所以,詞中人因與對方長年隔別,每見風月即生愁,“處處”二字,不僅指地,亦指時時,事事,凡關乎風月者,即是愁端。由“佳時節”而“愁風月”,這一轉折,也就是欲解帶而翻成結了。說“長年來”、“處處”,就從時間和空間的廣泛範圍內把眼前的“愁”展開來了。
下片首二句寫主人公本想點香吟詩以遣愁情,然而“熏麝”反而使心同香一樣焦,吟聲則與蟲鳴一般淒切。這裡仍是寫心情之焦愁與悽苦,用熏麝之“焦”與蟲聲之“切”雙關,便覺倍添意趣,屬於緣情造景,亦與生活合拍,故覺十分諧和。生活中尋求排遣之方總是宣布失敗。於是乎詞中人便決心睡覺,來與愁苦告別。“欲遽就床眠”的“欲遽”二字,寫出一種無可奈何而成決斷的情態。但不料“解帶翻成結”,衣帶又解不開,越想快點解開,越是糟糕,反而打成了一個死結。全詞這個結尾極富於戲劇性,儼然六朝樂府之俊語,它寫出了“剪不斷,理還亂”的孤棲愁懷。
此詞以具體可感的生動意象,將離愁這種抽象而難以言傳的複雜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收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末二句不僅具有民歌風味,而且畫龍點睛,乃全詞之精髓。

《愁風月》作者賀鑄簡介

賀鑄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