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觀 [朝代] 宋代
宿靄迷空,膩雲籠日,晝景漸長。正蘭皋泥潤,誰家燕喜,蜜脾香少,觸處蜂忙。盡日無人簾幕掛,更風遞遊絲時過牆。微雨後,有桃愁杏怨,紅淚淋浪。
風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佇立,回盡柔腸。念小奩瑤鑒,重勻絳蠟,玉籠金斗,時熨沈香。柳下相將遊冶處,便回首青樓成異鄉。相憶事,縱蠻箋萬疊,難寫微茫。
《沁園春·宿靄迷空》是首詠春感懷詞,寫景、敘事、抒情,渾然一體,情景交融。前片春光滿楮,景色宜人。從“晝景漸長”、“桃愁杏怨”等句來看,自是二、三月間。此時天空積著厚厚的雲層,地上瀰漫著隔夜未散的濃霧,似乎令人發悶,而自然界卻充滿了活潑潑的生機。詞人用一個“正”字領起以下四個偶句:長滿蘭草的水邊,泥土非常濕潤。燕子飛來,銜起潤濕的泥土,去到人家畫樑上築巢。著一“喜”字,寫盡了燕子營巢的歡樂。“蜜脾香少,觸處蜂忙”,先說“香少”,是一抑;後說“蜂忙”,是一揚。因為香少,所以蜂兒忙於采蜜,著一“忙”字,既寫出了蜜蜂的勤勞,也渲染出春天的喧鬧。著一“忙”字而境界全出。“盡日”二句,才寫到詞人自己。此時庭院深深,簾幕低垂。只見一陣風來,把昆蟲吐出的遊絲吹過牆來。遊絲為細物,最易體現幽靜環境。“微雨”三句,照應起首三句,本來是“宿靄迷空,膩雲籠日”,此刻便化作微雨,把正在開花的桃杏弄得“紅淚淋浪”,花枝上的水珠不停地下滴。“紅淚”原指女子之淚,此處移用於花,是擬人化的手法。花乃無知之物,經詞人這么一寫,似乎也具有人的感情和形象:它能愁會怨,更會流淚。此處反“梨花一枝春帶雨”之意而用之,可謂各盡其妙。後片著重抒情。詞人目睹如許春景,不禁悲從中來。“風流”一句,緊承前片意脈。所謂“風流”著,乃指風韻、風情。詞人觸景生情,想起了從前的一段風流韻事,於是戀戀不捨的佇立在那裡,內心無限痛苦。“回盡柔腸”的情狀,宛如《減字木蘭花》里“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接著以一“念”字引起四個偶句,皆寫昔日與戀人同處時的生活。“小奩瑤鑒,重勻絳蠟”,寫女子對鏡梳妝;“玉龍金斗,時熨沉香”,寫熏籠內香爐中壓著熨斗,準備燙平衣服。這樣的細節和場面,充滿了溫馨的氣氛,不能不引起詞人的回憶。更為重要的是“柳下”一句。在詞人的印象中,“柳下”當為歡會之地、遊冶之處。這裡“柳下”具有相當的典型意義。當年他與戀人在“柳下”遊冶,倍極歡娛;如今桃開杏綻,楊柳絲絲弄碧,他再回首往事,頓覺“青樓成異鄉”,不禁無限傷懷。歇拍三句,以誇張的語言抒發相憶之情。儘管有千萬蠻箋,也難以表達他的一腔相思。以“萬疊”與“微茫”對舉,可算誇張到了極點。語似豪邁,實極深沉。全詞自發端開始娓娓道來,至此陡然一振,令人不勝嘆惋。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高郵)人,官至太學博士(八品),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嶽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蹟。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台。
○ 鵲橋仙·纖雲弄巧
○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 春日
○ 踏莎行·郴州旅舍
○ 江城子·清明天氣醉游郎
○ 秦觀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