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譯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天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註釋
1.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2.粟:泛指穀類。3.秋收:一作“秋成”。4.子:指糧食顆粒。5.四海:指全國。6.閒田:沒有耕種的田。7.猶:仍然。8.禾:穀類植物的統稱。9.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相關內容
創作背景作者:佚名 根據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為李紳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