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描寫了作者目睹的南山燒畲的情況,並記錄了鄰舍老翁關於楚、越燒畲種田的介紹。從這些描寫中,表現了農民勞動的辛勤,和農民的善良及對生活充滿著希望。從這些描寫中,更表現出官府剝削的嚴重,和官稅的害人。詩人對農民的同情,對官府的怨恨也在這些描寫之中表現出來。這首詩由三部分組成。前八句是作者談自己看到的南山燒畲的情況。這部分寫得有聲有色,燒畲的過程安待得清清楚楚。作者先寫自己“起來”看見南山山火燒山田,再寫山火似滅而復燃,並連成一片,又參差不齊地向山崖燒去,漸漸地燒向青色的石壁。最後寫近處的山火隨著一陣迴風過後熄滅了,而遠處的山火又捲起了赤色的火焰,並把茅崖照得通紅。這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印證。從第九句到第三十句是這首詩的第二部分。這一部分通過鄰舍老翁的口介紹了楚、越燒奢種田的情況。這位老翁還沒等發言,就“倚插淚淆然”,可見在這位老翁的心裡有著深深的痛苦,這就為最後揭露官府的重稅奠定了伏筆。接下去,詩文沒有談這位老翁如何痛苦,也沒有直接交待這位老翁“欲潸然”的原因,而是大寫特寫農民燒奮種田的盛況。這些農民在“新年春雨晴”的時侯舉行酬神賽會,求神問卜,得到了宜於種田的吉卦。他們在桑樹棗樹之下商量種田事宜,又放火燒山,揮鐮割草,種得“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他們養豬養雞,辛勤勞動,他們迎來了一年的豐收。如果詩文到此為止,如果這首詩沒有老翁“欲潛然”的描寫,人們會把這首詩與一般描寫“農家樂”的詩混為一談。這首詩的可貴之處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僅兩句詩:“誰知蒼翠容,盡作官泉稅。”原來,農民們為之賊出辛勤勞動並寄以莫大希望的“蒼翠容”,竟然全部被統治階級以“官家稅”的形式搶走了,農民從一年的豐收中什么也沒有得到。這就是這位老翁“欲潛然”的原因,也是詩人作詩的真正意圖。詩人在這首詩的第二部分大寫特寫農民的辛勤是為了揭露唐代統治者對農民的掠奪鄉大寫特寫農民的希望是為了指出是官府的重銳使農民的希望破滅。如上所述,這首詩結構新穎,詩文波瀾起伏,情節曲折多變化。詩人先寫自己所見,再寫自己所聞,所見與所聞互相補充,最後兩句篇末點題,說出詩人作詩的真正用意。其次,這首詩有敘述有描寫,描寫與敘述緊密結合。這首詩較多的是敘述性語言,這些敘述性的語言清楚地交待了燒舍種田的過程,使全詩層次分明,內容充實。這些敘述性的語言是全詩的骨幹。這首詩也有不少描寫,這些描寫使這首詩形象生動。“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籬笆上,堂屋前,苗茁壯,花鮮艷,豬歸欄,雞啄米,寫得火火有生氣,這是人們辛勤勞動的成果,這中間寄託著農民的希望,也寫出了農民對生活的熱愛。“風驅槲葉煙,槲樹連平山”,“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寫出了滿山槲樹葉,遍地燒山煙,火星飛天外,灰燼落階前的情景。這裡既突出了燒畲種田的壯觀景象,又突出了景物多變化的持點。再其次,這首詩的語言靈活多變化,驕散並用。詩中有不少句子對仗工整,流楊優美,“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迸星飛霞外,飛燼落階前”等句子就是這樣,而這些詩句又與散文化的詩句配合使用,“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鄰翁能楚言,倚擂欲潛然”,“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這些都是通俗的口語,有明顯的散文化的傾向。這首詩在押韻方面也有自己的特點,多次變換韻腳,使全詩顯得形式靈活多交化,避免了呆板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