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廢棄不用。原指排除諸子雜說,專門推行儒家學說。也比喻只要一種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革除奢華,崇尚儉僕。
漢 代《公羊》學家因《春秋》用 魯 記年,認為這是貶降 周 而以 魯 為王。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所書之王,即 平王 也;所用之歷,即 周 正也;所稱之公,即 魯隱 也;安在其黜 周 而王 魯 乎?” 孔穎達 疏:“若黜 周 王 魯 ,則 魯 宜稱王, 周 宜稱公。此言 周 王而 魯 公,知非黜 周 而王 魯 也。”《晉書·王接傳》:“《公羊》附經立傳…… 任城 何休 訓釋甚詳,而黜 周 王 魯 ,大體乖硋。”
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指官吏的賞賜、懲罰和官職的升降。
節衣縮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節約。
進用賢善,黜退奸惡。同“進善退惡”。
黜陟:官吏的進退升降
指在文風上崇尚雅正,擯棄浮華。
貶退昏庸,開啟聖明。
猶言向善而去除邪惡。
猶言進賢黜佞。 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扶助正道,除去邪惡。
懲罰壞人,獎勵好人。同“勸善懲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