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斷。 鬲,通"隔"。
見“ 胸膈 ”。
上小下大貌。如,助詞。
古代喪禮中用以懸在重木(暫代神主用的木)上的瓦瓶。一說鬲用二,故稱。
胸襟。
秦 時北方小國名。在 匈奴 北, 漢 初為 匈奴 所滅。
古水名。即《書·禹貢》所謂古 黃河 下游“九河”之一。故道在 西漢 鬲縣 (今 山東省 平原縣 西北)附近,東流入海。一說在今 山東省 德州市 附近,東流經 商河 及 河北 鹽山 、 山東 無棣 諸縣境入海。參閱《爾雅·釋水》、《漢書·溝洫志》、 清 胡渭 《禹貢錐指》卷十三中之下。
阻塞;隔斷。 鬲,通“ 隔 ”。
舊時墓穴內加固用的灰泥構築。
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難。鬲,通“ 隔 ”。
阻隔;蔽障。鬲,通“ 隔 ”。
亦作“ 肝膈 ”。猶肺腑。比喻內心。
1.同“ 關格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今欲下箴石,通關鬲,則恐有 盛 胡 之累,懷箴橐艾,則被不工之名。” 宋 秦觀 《治勢下》:“天下之勢猶一人之身,緩而救之以猛,猶關鬲不通而涌泄之也。”2.關膈。亦指胸腹之間。 唐 杜甫 《秋日阮隱居致薤三十束》詩:“衰年關鬲冷,味煖復無憂。”
格子。鬲,通“ 隔 ”。
謂車兩旁之上高出於軾的平木。
謂水災、旱災頻至。 泛指自然災害多。鬲,通“ 隔 ”。
見“ 否隔 ”。
中國 古代奴隸社會對家內奴隸和生產奴隸的統稱。
隔斷。鬲,通“ 隔 ”。
隔絕不通。 鬲,通“ 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