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曆   [zhuān xū lì]
[顓頊曆]基本解釋
曆法名。我國古六歷之一。“顓頊歷”在 周 末已經制定, 秦 統一後頒行全國,以十月為歲首。自 秦始皇 二十六年至 漢武帝 太初 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史記·張丞相列傳論》:“ 張蒼 文學律歷,為 漢 名相,而絀 賈生 、 公孫臣 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 秦 之《顓頊歷》,何哉?”
[顓頊曆]詳細解釋
曆法名。我國古六歷之一。“顓頊歷”在 周 末已經制定, 秦 統一後頒行全國,以十月為歲首。自 秦始皇 二十六年至 漢武帝 太初 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
《史記·張丞相列傳論》:“ 張蒼 文學律歷,為 漢 名相,而絀 賈生 、 公孫臣 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 秦 之《顓頊歷》,何哉?”
[顓頊曆]百科解釋
《顓頊曆》是古代漢族曆法之一,屬於古六歷的一種,為陰陽曆。該歷採用十九年七閏法,一回歸年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種四分曆),一朔望月為29又499/940日,以十月為歲首,閏月放在九月之後,稱後九月。測制年代或為秦獻公時公元前366年,至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遍行,經秦朝至西漢太初曆制定(公元前104年)始棄。 更多→ 顓頊曆
[顓頊曆]英文翻譯
Zhuanxu calen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