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   [yǎ yán]
[雅言]基本解釋
正言
[雅言]詳細解釋
雅正之言。古時指通語,同方言對稱。
《論語·述而》:“《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楊伯峻 註:“雅言,當時中國所通行的語言。” 劉師培 《文章源始》:“言之文者,純乎雅言者也。”自註:“ 儀徵 阮氏 曰:‘雅言者,猶今官話也。“雅”與“夏”通,“夏”為中國人之稱,故“雅言”即中國人之言。’”
指正確合理的言論。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北史·魏紀二·太武帝》:“ 蕭何 之對,非雅言也。”
高雅的言辭。
唐 孟郊 《同溧陽宰送孫秀才》詩:“清韻始嘯侶,雅言相與和。” 清 章學誠 《方誌立三書議》:“史之為道也,文士雅言,與胥吏簿牘,皆不可用;然捨是二者,則無所以為史矣。” 陳毅 《開國小言》詩:“奇景要大作,開國待雅言。”
[雅言]百科解釋
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出現了“雅言”。“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在意義上相當於現在的國語。其音係為上古音系,至今已無方言可完整對應。“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證很多:《左傳》“公子雅”,《韓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簡《孔子詩論》“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榮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這個與楚越相對的“雅”或“夏”明顯指中原。周以後,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歷代正統漢族王朝,都不遺餘力的推廣雅言。雅言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最高峰,... 更多→ 雅言
[雅言]英文翻譯
earnest ad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