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道,隧道。《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2.古隘道名, 春秋 楚 要塞。在今 河南 信陽 南 豫 鄂 交界處,即 黃峴關 。一說為 武陽關 。參閱 清 江永 《春秋地理考實》卷三。
亭燧。
大火。指強烈的閃電。隧,通“ 燧 ”。
墓道。《後漢書·陳蕃傳》:“民有 趙宣 葬親而不閉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餘年。” 李賢 注:“今人墓道也。 杜預 注《左傳》雲:‘掘地通路曰隧。’” 晉 潘岳 《楊仲武誄》:“龜筮既襲,埏隧既開。”
1.填在深及地下水的隧道中的炭。《左傳·昭公十七年》:“使 隨 人與後至者守之,環而塹之,及泉,盈其隧炭,陳以待命。”2.喻指黃泉之路。 唐 歐陽行周 《吊漢武帝文》:“已臨隧炭,幾絶苞桑。”
見“ 遼隊 ”。
猶邪道。
墓間甬道。
鼻孔內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內通道。
深溝和高墩。
用以觀察和警戒敵情的城堡。
縱橫交錯的市道。《文選·張衡<西京賦>》:“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李周翰 注:“隧,市道也。”《文選·左思<魏都賦>》:“百隧轂擊,連軫萬貫。” 劉良 注:“隧,路也,言有隧路多也。” 唐 王勃 《臨高台》詩:“旗亭百隧開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墓中隧道。
墓道。
見“ 井遂 ”。
指甬道。
陵墓,墓地。《晉書·苻登載記》:“山陵無松隧之兆,靈主無清廟之頌。”《宋書·袁湛傳》:“ 世祖 大明 三年,幸籍田,行經 湛 墓,下詔曰:‘……朕近巡覽千畝,遙瞻松隧,緬惟徽塵,感慕增結。可遣使祭,少申永懷。’”
小道。
墓誌。
墓道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