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用玉米面、麵粉等熬成的粥
思想上不清晰的
含混不清的樣子
無感覺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狀態的
1.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 2.使渾濁不清 3.使迷惑不清,把弄得模糊不清
見“ 粘糊 ”。
1. 用麵粉加水調成的糊狀物。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湯洗疥,拭令乾,煮麵糊,熱塗之,即愈也。”引申為糊塗。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評事不讀律,博士不尋章。麵糊存撫使,眯目聖神皇。” 2. 指性格黏糊的人。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他是個麵糊,有什么厲害?”
糊紙(用紙或其它材料糊飾房屋內部或物品)
勉強維持生活,填飽肚子
隨便馬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我一向倒是嗎嗎糊糊的過了,你們越鬧越不成話了!奴才跨到主子頭上去了!”
1.形容東西黏稠。如:這糯米粥挺黏糊,很好喝。 2.形容人行動不爽利,精神不振。如:你幹活別老那么黏糊。
用紙等糊窗戶、牆壁、頂棚等。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今人為文,大約如屏障,間架現成,但須糊裱耳!”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歲暮雜務》:“送灶神後,掃除祠堂舍宇,糊裱窗槅,貼彩畫玻璃窗眼,剪紙吉祥葫蘆。” 趙樹理 《傳家寶》:“不記得哪一年磨掉了底,她用破布糊裱起來,以後破了就糊,破了就糊,各色破布不知道糊了多少層。”
方言。迷迷糊糊。
1.通常為麵粉或澱粉及水的製劑,用作聯結紙張或其它物質的一種膠泥(如在書籍裝訂時) 2.裝在乾電池負電極附近含有電解質的糊狀或膏狀媒質 3.用於濕法磁性顆粒探傷的糊狀鐵磁材料細粉
用麵粉等做成的可以貼上東西的糊狀物
1.〈方〉 2.稍微睡一會兒,時間不長
物體經火變焦變黑。 楊朔 《海市·亞洲日出》:“海風一卷,還聞得見一般焦糊的泥土氣味。” 楊朔 《平常的人》:“村後滿山的落葉松,燒得焦糊。”
1.粘稠,粘附 2.具有膠粘的性質 3.精神不振或情緒低落;缺乏活力
1.將就。《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文章呢,倒糊弄著作上了。”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七段:“大夥只得把褲子褪下點,打個結,包住腳,大衣往頭上一蒙,背貼著背,腿插著腿,糊弄著睡下去了。”2.欺騙;矇混。 洪深 《歌女紅牡丹》第十七本:“你啊,糊弄朋友,把我的女孩子也偷賣啦。” 畢方 鍾濤 《千重浪》第四章二:“種莊稼是實打實鑿的事,摻不得半點虛假,你要糊弄它一下,它就能糊弄你一年。”
遮飾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