轆轤   [lù lu]
[轆轤]基本解釋
1.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
2.機械上的絞盤
[轆轤]詳細解釋
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裝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顧 曰:‘井上轆轤臥嬰兒。’”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葵》:“井別作桔橰、轆轤。”原註:“井深用轆轤,井淺用桔橰。” 宋 朱敦儒 《念奴嬌·中秋月》詞:“參橫斗轉,轆轤聲斷金井。”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井台上,她又碰見了 鄭傻子 。他正搖著轆轤在打水。”
機械上的絞盤。
《六韜·軍用》:“渡溝壍,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 清 黃宗羲 《餘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記》:“南堰挽舟設轆轤,北堰則徒手舉之,故其舟尤小也。”
車輪。
清 周龍藻 《隴頭水》詩:“人言此水聲聲別,儘是征夫眼中血,萬古千秋共嗚咽。嗚咽聲,流未已;轆轤聲,行不止。”
比喻如轆轤般圓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並轆轤交往,逆鱗相比。” 范文瀾 註:“以井鹿盧喻聲韻之圓轉,逆鱗相比喻聲律之靡密。” 明 程羽文 《鴛鴦牒》:“ 李秀蘭 、 徐月英 談諧歌笑,機捷轆轤。”
喻心中情思如轆轤般反覆上下。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品》:“然以學使尊嚴,何敢遽為 毛遂 ,轆轤於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
指轆轤劍。
唐 常建 《張公子行》:“俠客白雲中,腰間懸轆轤。” 唐 劉滄 《邊思》詩:“ 漢 將邊方背轆轤, 受降城 北是單于。” 宋 范仲淹 《上都行送張伯玉》詩:“寶此金轆轤,去去延 平津 。”參見“ 轆轤劍 ”。
詩格名稱之一。
清 方以智 《通雅·釋詁》:“八病之外,又有折腰、聯句、轆轤,又有退韻、回文、反覆、扇對、探題,詩格固多。”參見“ 轆轤體 ”。
佛教語。即轆轤劫。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中》:“積二十轆轤,共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為一成劫。”參見“ 轆轤刼 ”。
[轆轤]百科解釋
轆轤,漢族民間提水設施,流行於北方地區。由轆轤頭、支架、井繩、水斗等部分構成。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裝置。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井別作桔橰、轆轤。北魏 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葵》轆轤也可指機械上的絞盤。渡溝壍,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 更多→ 轆轤
[轆轤]英文翻譯
windlass; wi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