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ī 
  • 10
  • UQWM

[資]基本解釋

1.財物,錢財:~源。物~。~財。~金。~費。~料。工~。川~(路費)。

2.經營工商業的本錢和財產:~本。外~。獨~。合~。~方。

3.供給,幫助:~助。~送。~敵。可~借鑑。

4.智慧能力:~質。天~。

5.出身和經歷:~格。~歷。

6.姓。

[資]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貝,次聲。從貝,與財富有關。本義:錢財)

  2. 同本義

    資,貨也。——《說文》

    資,川也。——《廣雅》

    懷其資——《易·旅》

    喪亂蔑資。——《詩·大雅·板》

    資用乏絕,去秦而歸。——《戰國策·秦策一》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 秦王寵臣中庶子 蒙嘉。——《戰國策·燕策》

    應得之資。——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富者捐資。——《廣東軍務記》

    中家以上,皆竭資取得。——清· 方苞《獄中雜記》

    厚資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又如:投資(把資金投入企業);內資;外資;集資;薪資(工資);茶資(茶錢);資業(資產);藉資

  4. 費用

    問幾月之資。——《儀禮·聘禮》

    致馬資於有司。——《禮記·少儀》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三國志·諸葛亮傳》

  5. 又如:資斧不裕(旅費盤纏不寬裕);資裝(盤纏與行裝);川資(旅費);郵資(郵費);資值(衣食之值);開資

  6. 資歷;資格

    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 伯陽有師資之尊。——《世說新語·言語》

    愔自以資望少。——《晉書·郄愔傳》

    資輕望淺,輿論不孚。——《大波》

  7. 又如:資履;資任(資格;資歷);資名(資歷名望);資級(資格和品級);資秩(資歷和品質);資籍(資格履歷)

  8. 天賦;天資

    然大王資侮人。——《漢書·陳平傳》

    絕世之資,必不如專門之夙習也。——魏源《默觚下·治篇》

  9. 又如:資質愚鈍(天資愚魯、蠢笨);資質甚魯(天資愚笨);資略(才智、見識);資補(天資素質);資望(丰姿儀容)

  10. 條件

    三資者備。——《戰國策·秦策一》

  11. 資料;材料

    每相見必以歐戰為一談資。——梁啓超《歐戰蠡測》

  12. 糧食

    唯是脯資。——《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資窮困。——《國語·晉語四》。注:“資廩也。”

    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後漢書》

  13. 又如:資饟(糧餉);資糧(糧食)

  14. 水名 。發源於湖南省武岡縣,北流入洞庭湖

  15. 憑藉

    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資治通鑑》

    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世說新語·文學》

    以資切磋。——清· 劉開《問說》

  16. 能力;作用

    何況因萬乘之權,假聖王資乎。——鄒陽《獄中上樑王書》

〈動〉

  1. 資助;供給

    資之以幣帛。——《韓非子·說疑》

    固大王資余兵。——《史記·項羽本紀》

  2. 又如:資饋(饋贈;出資幫助);資祿(提供俸祿);資給(供給財用);資給館穀(供給賓客的宿食)

  3. 給予

    王資臣萬金而游。——《戰國策》

    如姬資之三年。(“資”,為……懸賞,為動用法;“之”,指殺如姬之父的仇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4. 又如:資給館穀(供給賓客的宿食)

  5. 救助;幫助

    堯何以助汝?——《莊子》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6. 又如:資全(周濟);資政(幫助治理國政);資輔(資助;幫助)

  7. 蓄積

    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令也。——《國語·越語上》

  8. 又如:資聚(積聚);資儲(積蓄,貯備)

  9. 取,取用

    富其國者資之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王安石《與馬運判書》

  10. 又如:資取(獲取;取得);資福(取福,求福);資縱(取用無度)

〈形〉

  1. 鋒利

    旅於處,得其資斧。——《易·旅》

  2. 又如:資辯(利口善辯)

[資]百科解釋

資,zī,從次從貝。資,貨也。貨者,化也。資者,積也。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夏則資皮。冬則資絺綌。皆居積之謂。資者,人之所藉也。周禮注曰。資,取也。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更多→

[資]英文翻譯

capital; wealth; property

[資]為謎底的謎語

1.決賽前後人爭先(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