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
怨恨毀謗。《左傳·昭公元年》:“民無謗讟,諸侯無怨。”《隋書·儒林傳·何妥》:“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讟之言出矣。”《清史稿·選舉志二》:“時京僚瞢於時務,謗讟繁興,原疏排斥眾議,言之剴切。”
誹謗怨望的言論。
誹謗非議。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弗栗恃國》:“以輕慢心毀讟諸佛,以醜惡語詈辱眾僧。” 唐 沉千運 《濮中言懷》詩:“衰退當棄損,貧賤招毀讟。”《舊唐書·楊綰傳》:“矜能者曾無愧色,勇進者但欲凌人,以毀讟為常談,以向背為己任。”《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當官直守常道,或強為善以取名,則毀讟必隨至矣。”
訕毀誹謗。 《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旦 曰:‘ 億 諧謔過當,則恐有之,訕讟之事,保其必無也。’”
怨恨痛罵。
災害毀謗。
讒毀誹謗。
眾口謗怨。 《南史·賊臣傳·侯景》:“臣行年四十有六,未聞 江 左有佞邪之臣,一旦入朝,乃致囂讟,寧堪粉骨,投命讎門。”
亦作“ 怨黷 ”。怨恨誹謗。《左傳·宣公十二年》:“昔歲入 陳 ,今茲入 鄭 ,民不罷勞,君無怨讟,政有經矣。” 杜預 注:“讟,謗也。”《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由此眾庶失望,而怨黷興矣。”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師不疲勞,兵無怨讟。”《明史·鄒緝傳》:“凡此數事,皆下失民心,上違天意,怨讟之興,實由此也。”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郵政·餵養》:“本官不察,以小民怨黷,飽左右之貪囊,所損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