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ǐ 
  • 8
  • YQDB

[詭]基本解釋

1.欺詐,奸滑:~稱。~道。~詐。~辯(a.無理強辯;b.邏輯學上指似是而非的論證,如“~~論”)。

2.怪異,出乎尋常:~異。~怪。~秘(隱秘難測)。~譎。

3.責成:~求(責求,索討,如“~~無已”)。

4.違反:言行相~。

[詭]詳細解釋

〈動〉

  1. (形聲。從言,危聲。本義:責成,要求)

  2. 同本義

    詭,責也。——《說文》

    自詭滅賊。——《漢書·趙充國傳》

    今臣得出守郡,自詭效功,恐未效而死。——《漢書·京房傳》

  3. 又如:詭求(要求,責求);詭駁(責難駁斥);詭責(責備;責問);詭令(責令)

  4. 違反,自相矛盾

    詭,違也。——《西京賦》注引《說文》

    容服有儀謂之儀,反儀為詭。——《賈子道術》

    詭自然之性。——《淮南子·主術》

    古今詭趣。——《淮南子·辯亡論》

    言行相詭,不祥莫大焉。——《呂氏春秋·淫辭》

  5. 又如:詭故(違反本心);詭局(同詭句、詭論。哲學名詞。加以肯定或否定都會獲致相反結果的局面、論點或述句)

  6. 隱蔽;隱藏

    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形〉

  1. 怪異,奇異

    其名為弔詭。——《莊了·齊物論》

    詭文回波。——《淮南子·本經》。注:“奇異也。”

    殊形詭制,每各異觀。——漢· 班固《西都賦》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 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又如:詭形(奇異的形狀);詭特(奇特怪異);詭喻(奇詭的比喻);詭說(虛妄怪誕的言論)

  3. 欺詐;假冒

    持詭辯以中傷人。——《漢書·石顯傳》

    求利之詭緩。——《荀子·正論》。注:“詐也。”

    漢求武等,匈奴詭言 武死。——《漢書·蘇武傳》

  4. 又如:詭對(以虛偽、欺詐的言辭對答);詭遇(打獵時不按禮法規定而橫射禽獸);詭弊(欺騙蒙蔽);詭得(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

[詭]百科解釋

詭,形聲,從言,危聲。本義:責成,要求。把不真實的或不實際的某種事物作為真實或實際的事物提出或提供。模稜兩可或似是而非的推理;對原則的錯誤運用,特指對法律道德原則的錯誤運用。 更多→

[詭]英文翻譯

sly; deceive, cheat, defra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