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隙圖謀。
伺隙圖謀。《後漢書·河間孝王開傳》:“謀圖不軌,闚覦神器,懷大逆心。”《晉書·袁瓌傳》:“論者恐大軍既西,胡必闚覦,此又似是而非。”《魏書·高閭傳》:“苛慝不生,上下無怨,姦巧革慮,闚覦絶心。”
亦作“覷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圖。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臆論·無學》:“功名富貴,未到手時,望之如在天上,一得手後,亦不過爾爾。然從此便生出無數波折,無數覷覦。”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收藏·總論》:“收藏書畫是雅事,原似雲煙過眼,可以過而不留,若一貪戀,便生覷覦之心,變雅而為俗矣。”
謂以僥倖的心理追求得到某種利益。
亦作“覷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圖。
求取的欲望。《左傳·襄公十五年》:“能官人,則民無覦心。” 杜預 注:“無覬覦以求幸。” 宋 王安石 《周秦本末論》:“﹝ 秦 ﹞銷天下之兵聚 鹹陽 ,使奸人雖有覦心,無所乘而起。”
非分的希望或企圖。
猶覬覦。
暗中察看,希圖乘機得手。
非分的希望或企圖。指非分之想
非分的希望或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