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蟲書。比喻無法認讀的字,借指外國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 勞航芥 上 黃撫臺 那裏去,正在外簽押房裏談天,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説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上古的語言文字。借指上古時期。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自古蟲言鳥跡,混沌洪荒,凡或虔劉,未此殘酷。”
指古代的鳥蟲書。借指變化莫測、難以辨認的書體。 明 李東陽 《答羅明仲草書歌》:“ 紫陽 之書冠今古,其大如斗小者巵,蟲書鳥跡不復識。”
《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鄭玄 註:“草蟲鳴,阜螽躍而從之。”後因以“蟲鳴螽躍”比喻固有的自然規律。《舊唐書·太宗紀論》:“礎潤雲興,蟲鳴螽躍。雖 堯 舜 之聖,不能用 檮杌 、 窮奇 而治平; 伊 呂 之賢,不能爲 夏桀 、 殷辛 而昌盛。”
指繁瑣的考據訂正。
謂給蟲鼠咬壞。言損壞之甚。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昭帝 時, 上林苑 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生枝葉,有蟲食其葉,成文字,曰‘公孫病已立’。” 病已 , 漢宣帝 名。後以“蟲葉成字”指稱讖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於是伎數之士,附以詭術,或説陰陽,或序災異,若鳥鳴似語,蟲葉成字,篇條滋蔓,必假 孔氏 。”
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
猶言螳臂擋車。比喻以小敵大,力量懸殊。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節度使制》:“夫以爾之材力,而取彼之凶殘,是猶以火焚枯,以石壓卵,蟲臂拒轍,雞肋承拳,萬萬相殊,破之必矣。”參見“螳臂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