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什麼意思,致良知的解釋,致良知的反義詞近義詞,致良知的意思,致良知的英文翻譯

致良知   [zhì liáng zhī]

[致良知]基本解釋

良知。語出《孟子·盡心上》:“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種天賦的道德意識。

[致良知]詳細解釋

  1. 良知。語出《孟子·盡心上》:“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種天賦的道德意識。

    明 王守仁 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養方法。認為良知即天理,存在於人的本體中。人們只要推極良知於客觀事物,則一切行為活動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倫理道德的標準。 王守仁 也將這種“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致良知]百科解釋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更多→ 致良知

[致良知]英文翻譯

the extension of innate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