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織物制的衣服。
西南和南方少數民族生產的一種毛織品。
罽幕。
古代 氐 族人所制的獸毛織物。
麟形花紋的毯子。比喻書畫等珍貴之物。
見“ 罽幕 ”。
毛氈。亦指毛氈製成的衣、靴。
1.亦作“氊罽”。 氈和毛毯。 晉 王嘉 《拾遺記·蜀》:“錦繡氈罽,積如丘巄。”《舊唐書·張柬之傳》:“ 漢 置 永昌郡 以統理之,乃收其鹽布氊罽之稅,以利中土。”《續資治通鑑·宋太宗雍熙三年》:“ 代 北苦寒,人多服氈罽。”2.借指以氈罽為服的北方少數民族。
一種彩色的毛織品。
皮衣和毛織物。指華美的禦寒服裝。
彩色的毛織物。
山民用毛製作的氈毯一類的織物。唐 柳宗元 《柳州峒氓》詩:“鵝毛御臘縫山罽,雞骨占年拜水神。” 元 倪瓚 《次韻曹都水》:“蕭闈館裡挑燈宿,山罽重敷六尺牀。” 明 貝瓊 《鄭憲卿省郎織毯松江還詩以送之》:“峒人不用夸山罽,朝士何須惜地衣。”
毛織品。
一種有彩色花紋的毛毯。班,通“ 斑 ”。
氈、毯一類毛織品。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若各居其處,食其食,則是橘柚不鬻,胊鹵之鹽不出,旃罽不市,而 吳 唐 之材不用也。”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禽獸衣冠》:“ 北齊 後主馬犬有儀同、郡公之號,藉以旃罽,食物十餘種。”
紅色毛氈。
有毛氈帷幕的坐車。
毛織物制的頭巾。
1.絲織品和毛織品。2.指有紋彩的氈毯。
指北方少數民族的朝廷。 因使用罽幕,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