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或結束戰爭。
劣倦:疲倦之極
報罷:考試不中。指考試落第。
亦作“ 善罷干休 ”。輕易地了結。多用於否定。《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聽書的又如何肯善罷干休?”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不去呢,她必不會善罷甘休;去呢,她也不會饒了他。”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他恨我可恨透啦,必不肯善罷甘休。”
罷黜:廢棄不用。原指排除諸子雜說,專門推行儒家學說。也比喻只要一種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停止或結束戰爭
原謂因受命到處奔走而精疲力盡。後以指忙於奔走應付,非常疲勞。《左傳·成公七年》:“余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 湯增璧 《崇俠篇》:“四百餘州,腥膻遍地, 漢 民罷於奔命。”參見“ 疲於奔命 ”。
見“ 蚤朝晏退 ”。
善:好好地;甘休:情願罷休。好好地解決糾紛,不再鬧下去(多用於否定)。
欲:想;罷: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很早上朝,很遲退朝。指勤於政事。
停止敲擊鑼鼓。比喻結束,結尾。
輕易地了結糾紛,心甘情願地停止再鬧。
發誓不達目的決不甘休,表示具有堅定的決心
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同“半塗而廢”。
意指怎肯干休。
休、罷:停止。停止或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