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í 
  • 10
  • XEVG

[綏]基本解釋

1.安撫:~撫。~遠。~集(安撫和籠絡)。~靖(安撫使平靜)。

2.安好:順頌台~(舊時書信用語)。

3.古代指登車時手挽的索。

4.古代的旌旗和旒。

[綏]詳細解釋

〈名〉

  1. (會意。從糸( mì),從妥,“糸”與絲織品、繩索有關。“妥”表妥當、平安。合起來表示有了這繩索,人就穩妥了。本義:藉以登車的繩索)

  2. 同本義

    綏,車中把也。——《說文》

    負良綏君升所用、又、以散綏升。——《禮記·少儀》

    子良授太子綏。——《左傳·哀公二年》

    《論語·鄉黨》說:孔子“升車必正立執綏。”——《我國古代的車馬》

  3. 又如:執綏(挽住車中繩索);綏繩(執以登車的繩索)

  4. 上古五服之一 。古代王畿外圍,每五百里為一區劃,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其名稱為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5. 綏江 。在福建省西部

  6. 舊綏遠省略稱 。1928年設省,1954年撤銷

  7. 綏州,古州名 。西魏置,在今陝西省綏德縣

〈動〉

  1. 安撫人心以保持平靜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民勞》

    綏之斯來,動之斯和。——《論語·子張》

    時軍司馬班超留 于寘,綏集諸國。——《後漢書·西域傳·序》

  2. 又如:綏民(安定人民);綏安(安定);綏定(安定);綏納(安撫接納);綏馭(安撫控制);綏養(安定撫養);綏御(安撫統治);綏服(安定順服);綏集(安輯,安撫和合);綏寧(安定)

  3. 臨陣退軍,向後撤

    秦以勝歸,我何以報,乃皆出戰,交綏。——《左傳·文公十二年》

  4. 制止;止

    使民以勸,綏謗言,足以補官之不善政。——《國語·齊語》

〈形〉

  1. 舒緩的

    綏,舒也。——《廣雅》。王念孫疏證:“綏者,安之舒也。”

  2. 平安;安好;安泰

    綏綏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樂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3. 又如:順頌時綏(書信用語)

[綏]百科解釋

綏,漢字,讀音suí(遵義市綏陽縣,方言讀xū)。可作為名詞、動詞、形容詞。 更多→

[綏]英文翻譯

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