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縫絍 ”。亦作“ 縫衽 ”。泛指縫紉補綴之事。《宣和遺事》後集:“ 天眷 十年……﹝ 宋欽宗 ﹞水火則隔門取給於監人,飲食畢,不許存火,洗濯縫衽,一一皆取於外。”《剪燈新話·翠翠傳》:“吾衣甚薄,乞持入付吾妹,令浣濯而縫紝之。” 清 方苞 《甲辰示道希兄弟》:“縫紝補綴,皆取辦於工。”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交際》:“縫絍補綴,皆取辦於工。” 葉聖陶 《窮愁》:“媼老而寡,為人縫衽以自活,一寬厚慈祥之婦人也。”
紡織工具。
見“ 戴勝 ”。
亦作“絍績”。紡織緝麻。
亦作“絍織”。 紡織。
樹名。
1.亦作“ 織絍 ”。指織作布帛之事。《墨子·非攻下》:“農夫不暇稼穡,婦人不暇紡績織紝。”《禮記·內則》:“執麻枲,治絲繭,織紝組紃,學女事,以共衣服。” 孔穎達 疏:“紝為繒帛。” 唐 元稹 《桐花》詩:“劍士還農野,絲人歸織紝。” 清 王韜 《興利》:“織絍必以機器為先,事半而功倍,功捷異常,而其利無窮。”2.指織布帛的工人。《左傳·成公二年》:“ 孟孫 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 公衡 為質,以請盟。” 杜預 注:“織紝,織繒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