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官   [lián guān]
[簾官]基本解釋
科舉時代,鄉試會試時的考官,分內簾官與外簾官。在外提調、監試等謂之外簾官;在內主考、同考謂之內簾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鹹豐 八年,關節案發,首輔棄市,少宰戍邊,內外簾官及京兆闈新中舉子,軍流降革至數十人之多,可謂科場大獄矣。”《儒林外史》第六回:“今科幾位簾官,都是少年進士,專取有才氣的文章。”參閱《明史·選舉志二》。
[簾官]詳細解釋
科舉時代,鄉試會試時的考官,分內簾官與外簾官。在外提調、監試等謂之外簾官;在內主考、同考謂之內簾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鹹豐 八年,關節案發,首輔棄市,少宰戍邊,內外簾官及京兆闈新中舉子,軍流降革至數十人之多,可謂科場大獄矣。”《儒林外史》第六回:“今科幾位簾官,都是少年進士,專取有才氣的文章。”參閱《明史·選舉志二》。
[簾官]百科解釋
明、清科舉制度,鄉試、會試時有內簾官、外簾官之別,統稱簾官。稱簾官者,因至公堂後進有門,加簾以隔之,後進在簾內,稱內簾;簾外為外簾。主考(或總裁)及同考官居內簾,主要職務為閱卷。其助理人員愉提調、監試、收掌等官,掌管理試卷等事,亦居內簾。外簾為監臨、外提調、監試、收掌、謄錄等官所居。外簾各官管理考場事務。內外簾官不相往來,有公事在內簾門口接洽。 更多→ 簾官
[簾官]英文翻譯
The official cur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