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ú 
  • 9
  • TGFJ

[竽]基本解釋

古代吹奏樂器,像笙,有三十六簧:濫~充數。

[竽]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竹,於聲。從竹的字有時與樂器有關。本義:古簧管樂器。形似笙而略大) 同本義 。戰國時盛行於民間

    竽,竹三十六簧也。——《說文》。按,管樂也。

    調竽奇聲以耳異。——《荀子·正名》

  2. 又如:竽瑟(竽與瑟);竽籟(指笙和簫)

[竽]百科解釋

竽,古簧管樂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亦較多。戰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原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製,髹絳色漆。設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徑約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長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分前後兩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條絳色羅綺帶為飾。前排一根長竽管上端插有一個角質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鄰一根長竽管下端都有兩個按音孔,靠近兩管內側的竽斗上有兩圓孔。後排兩根長管也同此情形。參照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的竽(明器)有二十二管,分前後兩排。推測它們可能是為摺疊管而設定的。 更多→

[竽]英文翻譯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