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危急
疲乏。
違背懈怠。
不做危險的事。
迷惘模糊。 語本《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肆惟》:“ 宋 人書傳忽云:‘肆未詳’,不用惟義,乃使罔殆之言,布及邨塾。”
指四件危險的事。
猶垂危。
欺詐。
幾乎罄盡。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海內知識,零落殆盡。”《舊唐書·郭子儀傳》:“﹝ 房琯 ﹞兵及 陳濤 ,為賊所敗,喪師殆盡。” 明 文徵明 《壽大中丞見素林公敘》:“至於今三十年,或老或死,淪落殆盡,而公歸然猶系天下之望。”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五六回:“ 興縣 地區反‘掃蕩’大捷,七百餘敵寇被殲殆盡。”
困辱和危險。 語本《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漢書·雋不疑疏廣等傳贊》:“行止足之計,免辱殆之絫。”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衰夕近辱殆,庶幾並懸輿。”
昏沉危殆
驚危不安。 語出《莊子·田子方》:“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爾於中也殆矣夫!” 元 吳萊 《讀列子真經詩》:“中心既怵殆,外物盡坑谿。”
見“ 解怠 ”。
見“ 淫怠 ”。
困苦危急。
危險。 漢 焦贛 《易林·損之渙》:“桃雀竊脂,巢於小枝,動搖不安,為風所吹。寒風悚慄,常憂殆危。”《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一些因公致傷,生命殆危的同志, 周總理 都親自過問。”
貽誤,耽擱。宋 歐陽修 《與劉侍讀書》:“自過年便欲奉狀,只俟 薛司勛 歸。 薛 既以事滯留,遂成稽殆。”
不危險,不會失敗
危殆,危險。
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