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後泛指操縱和獨占市場,牟取暴利。語本《孟子·公孫丑下》:“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趙岐 注:“龍斷,謂堁斷而高者也。左右占視,望見市中有利,罔羅而取之。”龍,通龍,通“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和尚》:“飲羊、登壟,計最工。數年暴富。”2.登上墳頂。《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壟,助葬必執紼。” 鄭玄 注:“壟,冢也。”3.登上土埂。 晉 張協 《雜詩》之九:“澤雉登壟雊,寒猿擁條吟。”
壟頭遠行客,壟上分流水。流水無盡期,行人未雲已。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