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和性情憨厚,忠厚
1.結實;粗壯 2.敦厚誠實
以誠懇或迫切的態度催促或提請注意
懇切地邀請
1.親善和睦 2.使和睦。 亦作敦穆
懇切而真誠的聘請
亦作“ 敦喻 ”。勸勉曉喻。《晉書·李胤傳》:“以 吳會 初平,大臣多有勳勞,宜有登進,乃上疏遜位。帝不聽,遣侍中宣旨,優詔敦諭,絶其章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魏 朝封 晉文王 為公,備禮九錫, 文王 固讓不受,公卿將校當詣府敦喻。” 唐 裴鉶 《傳奇·樊夫人》:“ 逍遙 操益堅,竊索自縊。親黨敦諭其父母,請縱之。” 明 吳承恩 《元壽頌》:“ 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選來都又出公之敦喻,值茲嘉慶,良有愜於中也。”
見“ 敦諭 ”。
猶忠厚。
誠篤恭敬。
猶昭明。
謂增加其封地。
1.謹守;恪遵。 晉 陸機 《辯亡論下》:“敦率遺典,勤民謹政。”2.猶敦勉。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僕年志已就衰退,不可自敦率。” 樊汝霖 注:“敦率,猶敦勉也。” 清 方苞 《送左未生南歸序》:“余衰病多事,不可自敦率。”參見“ 敦勉 ”。
見“ 可賀敦 ”。
厚重貌。
督察敕戒。
慰勉。
猶促進。
亦作“ 敦敘 ”。《史記·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
規勸曉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