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   [wǎ là]
[瓦剌]基本解釋
1.明代對西部蒙古各族的總稱。
2.魚名。
[瓦剌]詳細解釋
明 代對西部 蒙古 各族的總稱。
元 代稱 斡亦剌 , 清 代稱 衛拉特 或 額魯特 。居住在 巴爾喀什湖 東南面,包括現 新疆 北部及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西部的廣大地區。
魚名。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瓦剌》:“西海有魚名瓦剌,其目入水則暗,出水則明。凡物皆動下頦,此魚獨動上齶。見人遠則哭,近則噬。故西域稱假慈悲者曰瓦剌。”
[瓦剌]百科解釋
瓦剌是古代西部蒙古民族,瓦剌先世為“斡亦剌惕”,原居住於葉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區。成吉思汗立國時,忽都合別乞領有四千戶,與成吉思汗有世婚關係,在大蒙古國中一直享有“親視諸王”的特殊地位。14世紀時,隨著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機擴大實力,積極參予各派系紛爭。1414年,明成祖統兵北征西部蒙古,與瓦剌戰於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瓦剌敗向明朝內附稱臣。其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受明封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正統十四年(1449)也先進攻大同、宣府、遼東、甘肅,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慫恿下率兵親征,也先誘明軍至大同,破其前鋒,於土木堡俘明英宗,史稱為土木之變。同年十月,也先進圍北京。後來由於東部... 更多→ 瓦剌
[瓦剌]英文翻譯
name used for western Mongolian tribes during the Mi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