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
- jì jǐ
- 氵
- 9
- 水
- 濟
- IYJH
[濟]基本解釋
[ jì ]
1.渡,過河:同舟共~。
2.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世。救~。賑~。周~。接~。
3.補益:無~於事。
[ jǐ ]1.〔~水〕古水名,源於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2.(濟)
[濟]詳細解釋
1. 濟 2. 濟 3. 濟
濟〈名〉
(形聲。從水,齊聲。本義:水名,即濟水。古四瀆之一)
同本義。
濟,濟水也。出 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 汦——《說文》
濟水源出 贊皇山。——《穆天子傳》
陰谷皆入濟。—— 清· 姚鼐《登泰山記》
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縣西王屋山,原在山東境內與黃河並行入渤海。後因黃河改道,下游被黃河淹沒。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的河道
州名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東省聊城東南
五代周置,在今山東省巨野縣
金置,在今吉林省農安縣
〈動〉
渡過水流
濟乎江湖。——《楚辭·屈原·涉江》
濟河,圍令狐。——《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直掛雲帆濟滄海。——唐· 李白《行路難》
又如:同舟共濟;濟勝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體);濟水(渡水);濟涉(渡水);濟運(渡水運輸)
幫助;救助
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歐陽修《朋黨論》
惟以周窮濟乏為事。——《晉書·何攀傳》
濟師來攻。——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濟人利物;濟拔(從險惡的境地中救出);濟惠(濟會,濟惠。周濟,照顧);濟物(幫助他人);濟時(匡救時世)
拯救;救濟
殺黑龍以濟冀州。——《淮南子·覽冥》
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三國志·方伎傳》
又如:濟護(救護);濟恤(救濟);濟救(救濟);濟眾(救濟眾人);濟難(拯救時難);濟施(救濟施捨)
有益;成(多用於否定);發揮
然後乃能各濟其所長也。——劉邵《人物誌》
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易·繫辭下》
又如:無濟於事;人少了不濟事;濟事(頂用)
成就
必以忍,其乃有濟。——《書·君陳》
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後漢書·荀彧傳》
以濟大事。——《資治通鑑》
共濟世業。
事之不濟。
又如:濟勝(取勝);濟勛(濟功。成就功業);濟辦(成功地把事辦妥);濟克(成功)
停;止
三月春風不濟。——《淮南子·時則》
增加
盍請濟師於王。(盍:為什么不。)——《左傳·桓公十一年》
彌補
又因中國文字太難,只得用圖畫來濟文字之窮的產物。——魯迅《且介亭雜文》
及,比得上
果然我們就不濟鳳丫頭了?——《紅樓夢》
成;可以
所言之事濟否?——《警世通言》
〈名〉
渡口,過河的地方
川既漾(水流長)而濟深。——王粲《登樓賦》
〈形〉
整齊,漂亮 。如:濟楚(整整齊齊;整潔;雅致;瀟灑;端莊);濟美(承繼先人美好的事業)
能幹,中用
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西遊記》
另見 jǐ
〈形〉
眾多
濟濟多士。——《左傳·成公二年》
又如:人才濟濟;濟濟(眾多);濟濟一堂(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濟濟彬彬(形容人才眾多且文雅有禮)
整齊美好的樣子
四驪濟濟。——《詩·齊風·載驅》
又如:濟然;濟楚(整齊清潔);濟濟(整齊美好的樣子)
另見 jì
[濟]百科解釋
本意是過河,渡過的意思,如同舟共濟,直掛雲帆濟滄海等;由此動詞引申為,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世。救~。賑~。周~。接~。以上用法均讀作四聲。另外的一種三聲讀音,是由古水名----濟水而來,此河流今天雖已不復存在,卻依然有相關地名存世,如濟南,濟寧,濟陽,濟源等。當它作名詞或形容詞時,讀三聲;作動詞時,讀四聲。 更多→ 濟
[濟]英文翻譯
J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