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聲詞,形容風聲
象聲詞。雨聲。
形容寒顫時毛髮豎起。 清 袁枚 《新齊諧·王白齋尚書為潮鳴寺僧》:“余同年 王白齋 少年美秀,初入學時年纔十七,偶游 潮鳴寺 ,見影堂老僧像,不覺毛髮淅灑,還家遂病。”
指淘淨的米。
液體不斷滴落貌。
象聲詞。形容雨、雪、風等的聲音。
象聲詞。似風雨而較細微的聲音。
象聲詞。輕細的擦動聲。
即《昔昔鹽》。樂府《近代曲》名。
象聲詞。風聲。
顫抖。
淘洗。引申為挑揀。
猶言濕淋淋。
淘米。
1.猶寒慄。 清 朱仕琇 《蘭陔愛日圖記》:“日之在西,蒼蒼涼涼,餘光懍然,有不能少待之勢。顧之者亦洒淅悽慄於體,愴惶於心,不能自安。”2.寒顫貌。《素問·刺瘧》:“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熱。” 漢 張仲景 《金匱要略·瘡癰腸癰浸淫病》:“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3.畏懼不安貌。《資治通鑑·唐武宗會昌六年》:“適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顧我,使我毛髮洒淅。”按,《新唐書·李德裕傳》作“每顧我,毛髮為森豎”。
竹製的過濾器。與 湖南 所謂“瀝箕”相似,平口、大腹、圓底。
象聲詞。形容風聲。
捧著已經淘濕的米。語出《孟子·萬章下》:“ 孔子 之去 齊 ,接淅而行。” 朱熹 集註:“接,猶承也;淅,漬米也。漬米將炊,而欲去之速,故以手承米而行,不及炊也。”後以“接淅”指行色匆忙。
象聲詞,物體發出的輕微的響聲
寒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