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làng táo shā]
[浪淘沙]基本解釋
1.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創自唐劉禹錫、白居易。原為小曲,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亦即七言絕句。 2.曲牌名。南曲越調和北曲雙調都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與詞牌五十四字型的半闕相同,但曲調各異,用途亦不相同。南曲羽調也有《浪淘沙》,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
[浪淘沙]詳細解釋
唐 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創自 唐 劉禹錫 、 白居易 。原為小曲,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亦即七言絕句。
南唐 李煜 始作《浪淘沙令》,雙調五十四字,平韻。 宋 人有於前段或後段起句減一字者,也有變音節而用仄韻者。另有《浪淘沙慢》,一百三十三字,入聲韻。
曲牌名。南曲越調和北曲雙調都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與詞牌五十四字型的半闕相同,但曲調各異,用途亦不相同。南曲羽調也有《浪淘沙》,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
[浪淘沙]百科解釋
浪淘沙,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並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28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淒壯之音。《樂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調”,前後片首句各少一字。復就本宮調演為長調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韻,第三段兩仄韻,定用入聲韻(唐宋人詞,凡同一曲調,原用平聲韻者,如改仄韻,例用入聲,原用入聲韻者,亦改作平韻)。《清真集》入“商調”,韻味轉密,句豆亦與《樂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韻,第二、三段各五仄韻,並葉入聲韻。 更多→ 浪淘沙
[浪淘沙]英文翻譯
Langtao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