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
- shì zhī
- 氏
- 4
- 金
- QAV
[氏]基本解釋
[ shì ]
1.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總的,氏是分支,後來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古代稱呼帝王貴族等,後稱呼名人、專家:神農~。太史~。攝~表。
[ zhī ]1.〔閼(yān)~〕見“閼”。
2.〔月~〕見“月”。
[氏]詳細解釋
1. 氏 2. 氏
氏〈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體欲傾倒而將其支撐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義:古代貴族標誌宗族系統的稱號)
同本義
氏,姓氏。——《玉篇》。按,秦漢以前,“姓”和“氏”不同,“姓”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區別子孫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通志·略·氏族》
賜姓劉氏,拜為郎中。——《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也有以邑、官職、祖父的諡號或字為氏的
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 秦始皇則曰“姓 趙氏”,於 漢高祖則曰“姓 劉氏”。—— 顧炎武《日知錄》
丁氏穿井得一人。——《呂氏春秋·察傳》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樂府詩集·陌上桑》
加在遠古傳說人物後面、世襲官職後面的稱謂。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後氏
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韓非子·五蠹》
一家成員所共同採用的姓,以別於個別的名。如:張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與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後裔)
對學術、流派、專家、名人或宗教的稱呼
妙思六經,消遙百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
又指古代世業職官的稱號。如:保氏;職方氏;陳氏定理
舊時放在已婚婦女的姓後,或如通常在父姓前還加上夫姓的稱呼
其下兩冢,一為阿爺侍者朱氏,一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夫人李氏;王張氏
姓
〈代〉
通“是”。此,這
今知氏大國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雲:“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唯氏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
氏為莊公。——《漢書·地理志》
另見 zhī
——見“月氏”( Yuèzhī):漢代西域國名
另見 shì
[氏]百科解釋
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會,子女隨母姓,後來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衍生出來的分支。 更多→ 氏
[氏]英文翻譯
S
[氏]為謎底的謎語
1.昏頭昏腦(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