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   [xiē hòu yǔ]
[歇後語]基本解釋
由兩部分組成的固定語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謎面,後一部分是本意,像謎底,通常只說前一部分,後一部分不言而喻
[歇後語]詳細解釋
用歇後法構成的一種熟語。分兩種體式:(1)對於某一現成語句,省卻其後面部分詞語,只用前一部分來表示被省卻詞語的意思。
晉 陶潛 《庚子歲五月從都還阻風於規林》詩之一:“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於。”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沿襲》:“ 洪駒父 詩話謂:‘世以兄弟為友於,子姓為貽厥,歇後語也。’”(2)由兩部分組成:前文是比喻語,後文是解釋語,運用時可隱去後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泥菩薩過江”,以示“自身難保”;也可前後文並列,採用雙關的辦法。如“ 孔夫子 搬家----淨是書(輸)”。歇後語的實際運用,濫觴於 晉 ,至 唐 而廣泛流行。
[歇後語]百科解釋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澱、淬鍊、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其中歇後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 更多→ 歇後語
[歇後語]英文翻譯
Xieho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