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大鼓   [lè tíng dà gǔ]
[樂亭大鼓]基本解釋
又名樂亭調。曲藝的一種。
[樂亭大鼓]詳細解釋
又名樂亭調。曲藝的一種。
清 中葉起源於 樂亭縣 (今屬 河北省 )。表演者左手擊鐵板,右手擊鼓,另一人以三弦伴奏、以唱為主,有時插入說白。後來因流行地區不同而分成兩派:一派以 唐山 農村為中心,也叫唐山大鼓,有說有唱,小段,長篇並重,一派流行於 北京 天津 ,也叫鐵板大鼓,只唱不說,專演短篇。
[樂亭大鼓]百科解釋
樂亭大鼓是中國北方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廣泛流傳於冀東、京、津及東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演出時由一人自擊鼓板站立說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樂器伴奏。樂亭大鼓相傳1850年前後由溫榮創立於河北樂亭縣,曾與評戲、唐山皮影並稱"冀東民間藝術的三朵花"。自形成以來,名人輩出,流傳較廣,有較為深厚的民眾基礎和文化底蘊。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更多→ 樂亭大鼓
[樂亭大鼓]英文翻譯
Leting d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