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後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靈光真趣,本來面目。此個幽微理,莫容易,等閒分付。知蓬萊自有,神仙伴侶。同攜手,朝天去。
...。分明見,本來面目,不是遊魂。
...。爭知道、本來面目,風光灑灑。底事到頭鸞鳳侶,不如躲脫鴛鴦社。好說與、幾個正迷人,休嗟訝。紗窗外,梅花下。酒醒也,教人怕。把翠雲翦卻,緇衣披掛。柳翠已參彌勒了,趙州要勘台山話。想而今、心似白芙蕖,無人畫。
...,天地怕,本來面目,不許丹青畫。住華山,樂清閒,碧洞茅庵胡亂彎。日高時,造一餐,飽來藜杖,繞頂遙觀看。誰羨他,做高官,一任穿緋掛綠礻闌,心無憂,身自安,世間少有,這個奸俏漢。世事休,甚清幽,無管無拘林下叟。翠岩前,風月友,狂歌醉舞,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