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ǎng 
  • 20
  • RYKE

[攘]基本解釋

1.侵奪,偷竊:~羊(指暴露親人的過失,語出《論語·子路》中的“耳父~~,而子證之”)。~奪。~竊。~善(掠人之美)。

2.推,排斥:~斥。~除。~夷(抵禦外國侵略)。

3.煩亂:~~(紛亂)。擾~。

4.捋:~袂。~臂。

[攘]詳細解釋

〈動〉

  1. (形聲。從手,襄( xiāng)聲。本義:推讓,退讓)

  2. 同本義

    攘,推也。——《說文》。謂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

    左右攘辟。——《禮記·曲禮上》

    小子何敢攘焉。——《史記·太史公自序》

    隨流而攘。——《漢書·司馬相如傳》。注:“卻退也。”

    盛揖攘之容。——《漢書·禮樂志》

    合於堯之克攘。——《漢書·藝文志》

  3. 排斥,努力消去

    攘,除也。——《廣韻》

    攘夷狄。——《公羊傳·僖公四年》

    反離謗而見攘。——《楚辭·七諫·沈江》

    攘白翟之地。——《國語·齊語》

    攘棄仁義。——《莊子·胠篋》

  4. 又如:攘斥(排斥;驅除);攘抑(排除抑止);攘患(排除禍患);攘貪(排除貪慾);攘討(驅除討伐);攘卻(驅除);攘夷(攘狄。抗拒異族入侵);攘獄(拒捕)

  5. 既從豎而橫構,亦風除而雨攘。——南朝梁· 沈約《郊居賦》

  6. 侵略

    諸侯暴亂,擅相攘伐。——《莊子·漁父》

    南夷相攘。——《漢書·嚴助傳》。注:“謂相侵奪也。”

  7. 又如:攘伐(侵奪交戰);攘肌及骨(比喻侵及腹地);攘爭(爭奪);攘服(征服);攘殺(掠奪毀壞);攘掊(掠奪搜括);攘略(侵奪);攘剽(掠奪)

  8. 偷,盜竊

    請損之,丹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攘盜(攘竊,盜竊,搶奪);攘雞(偷雞);攘取(竊取;奪取)

  10. 破壞安寧;騷動

    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莊子·外物》

  11. 又如:攘擾(擾亂);攘攘熙熙(喧嚷紛雜貌);攘攘勞勞(忙亂辛勞);攘亂(擾亂)

  12. 捋起

    馮婦攘臂下車。——《孟子·盡心下》

    攘袖見素手。——魏· 曹植《美女篇》

  13. 又如:攘襟(攘衽。揭起衣襟);攘袖(捲起衣袖);攘袪(攘袂。捋上衣袖);攘肱(攘臂);攘卷(捋袖舉拳);攘手(攘臂)

  14. 自幼時每爭攘飲食。——《金史》

  15. 容忍

    忍尤而攘垢。——《楚辭·離騷》

  16. 又如:攘詬(容忍恥辱)

[攘]百科解釋

攘,rang,從扌(手)從襄。推手使前也。古讓字。引申之使人退讓亦用此字。本義:推讓。“手”與“襄”聯合起來表示“用手接過對方的物品,接著用手遞迴去”、“用手握住對方伸過來的手並反推回去”。 更多→

[攘]英文翻譯

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