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定,鐫刻。
亦作“ 撰詞 ”。撰寫文詞。
見“ 撰辭 ”。
編纂
1.撰寫;編纂。《隋書·儒林傳·劉炫》:“馳騖墳典,釐改僻謬,修撰始畢,圖事適成,天違人願,途不我與。”《隋書·牛弘傳》:“三年,拜禮部尚書,奉勑修撰《五禮》,勒成百卷,行於當世。”《北史·序傳》:“從 貞觀 以來,屢叨史局,不揆愚固,私為修撰。”2.官名。 唐 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 宋 有 集英殿 、 右文殿 等修撰。至 元 時,翰林院始設修撰。 明 清 因襲之,一般於殿試揭曉後,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清文獻通考·職官七》。
1.撰作。 2.製作撰述。
抄集編撰。《南齊書·孔稚珪傳》:“抄撰同異,定其去取。”《南史·陸瑜傳》:“時皇太子好學,欲博覽羣書,以子集繁多,命 瑜 抄撰,未就而卒。”《資治通鑑·梁武帝天監十一年》:“請五禮各置舊學士一人,今自舉學古一人相助抄撰。”
推算和編撰。
選韻。
編集。《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宜令太史撰集,以傳來世。”《三國志·魏志·文帝紀》:“使諸儒撰集經傳,隨類相從,凡千餘篇,號曰《皇覽》。”《晉書·乾寶傳》:“當中興之盛,宜建立國史,撰集帝紀。” 容庚 《叢帖目·歷代·明》:“《停雲館帖》十二卷: 嘉靖 十六年至三十九年, 長洲 文徵明 撰集。”
編成。
編定;寫定。
擇日。
著作。
寫文章。
猶撰述。
猶杜撰。
1.杜撰。 2.見“白選”。 3.猶杜撰。沒有根據的議論。
亦作“ 撰脩 ”。書寫;編撰。
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