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昏暗貌。 2.昏亂;模糊不清。 3.無聲無息。 4.胡塗無知。常用作謙辭。 5.沉思貌。 6.純厚渾樸貌。
隱瞞欺騙。
隱蔽。
有負恩寵。
夜晚。
猶鴻蒙。
猶愚昧。
沒落;昏暗。
傳說中的山名。
昏聵;糊塗。
錯亂不明。
猶蒙昧。謂愚昧無知。
乖謬愚昩。
陰謀殺害。
謂混沌蒙昧之狀態。亦借指太古時代。
1.迷糊貌。《素問·氣交變大論》:“鬱冒朦昧,心痛暴瘖。”2.愚昧無知。《祖堂集·鏡清和尚》:“學人朦昧,再乞指示。”3.隱瞞真情以圖矇混欺騙;欺騙。《元典章·戶部九·勸農立社事宜》:“若有上年已栽桑果,數目另行具報,卻不得朦昧報充次年數目。” 鄭觀應 《盛世危言·西學》:“蓋總其事者,不精其學,未識師授優劣,課藝高下,往往為人朦昧。”
1.亦作“沖昧”。猶渾沌。 晉 葛洪 《抱朴子·詰鮑》:“蓋聞沖昧既闢,降濁升清,穹隆仰燾,旁泊俯亭。”2.年幼愚昧。《宋書·後廢帝紀》:“朕以沖昧,嗣膺寶業。”《魏書·高祖紀上》:“昔四代養老,問道乞言。朕雖沖昧,每尚其美。” 唐 元稹 《授趙宗儒尚書左僕射制》:“顧朕沖昧,實賴老成。” 宋 曾鞏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顧茲沖昧,尤積震惶。”
1.不明事理 2.指政治黑暗
攻擊昏亂無道者。《左傳·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 杜預 注:“昧,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