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佛腳   [bào fó jiǎo]
[抱佛腳]基本解釋
從諺語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原比喻平時沒聯繫,臨時慌忙懇求,後比喻平時沒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抱佛腳]詳細解釋
唐 孟郊 《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謂年老方信佛,求佛保佑。後因稱事前無準備而臨事慌忙應付為抱佛腳。
宋 劉攽 《中山詩話》:“ 王丞相 喜諧謔,一日,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 王 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詩一句。’客曰:‘急則抱佛腳,是俗諺全語。上去投,下去腳,豈不的對也。’ 王 大笑。” 明 張誼 《宦遊紀聞》:“﹝人有犯罪應誅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腳……故俗諺云:‘閒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清 李漁 《憐香伴·賄薦》:“[浄]如今遇著個作孽的宗師,忽然要來歲考……[末醜] 周相公 原來在此抱佛腳。”
[抱佛腳]百科解釋
宋朝時期,王安石與客人閒談,偶然談到佛經,他感慨地說:“投老欲依僧”,表示想與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來抱佛腳”。王安石不悅,那人說古詩對諺語,如改成對聯則成為“老欲依僧,急來抱佛”,頭腳相對。 更多→ 抱佛腳
[抱佛腳]英文翻譯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