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撓抗拒。
猶剛直。
向皇帝上奏章。《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亮 以 建興 五年抗表北伐,自傾覆至此整二十年。”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知古》:“ 盧龍軍 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 張直方 抗表,請修入覲之禮。” 宋 王禹偁 《讓西京留守表》:“是以泣血濡毫,呼天抗表,願罷萬錢之俸,預營五尺之墳。”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四》:“﹝ 玄奘 ﹞志游西土,訪求異本,以參訂焉。以三年冬,抗表辭帝,制不許。”
投足,舉足。
對敵人的抵抗和防禦
反抗暴力
高超豪邁。
極盡。
1.用力量制止對方的進攻 2.抵禦、抗擊外來的武裝侵略或敵軍進攻
抗禦反擊
1.見“抗跡”。 2.亦作“抗跡”。高尚其志行、心跡。
堅守節操。
謂聲音高揚。
康莊。指四通八達的大路。抗,通“ 康 ”。
高亢。
舉兵。
抗繳地租。《清史稿·食貨志一》:“至是以抗租膠葛,定議民租田,令公司補價承業,資八旗生計焉。” 茅盾 《子夜》七:“今年不行,到處抗租暴動!”
反抗爭鬥。
1.對抗;對等。《魏書·薛謹傳》:“ 謹 所治與 屈丐 連線,結士抗敵,甚有威惠。”舊題 南朝 宋 劉質 《近異錄》:“他家童稚或與爭忿,則六臂齊舉奮擊,莫能抗敵。”《資治通鑑·梁武帝天監十七年》:“虜使之來,受而弗答。以為大明臨御,國富兵強,抗敵之禮,何憚而為之,何求而行之!”2.抗擊來犯之敵。《新唐書·回鶻傳上》:“ 回鶻 盛彊,北邊空虛,一為風塵,則弱卒非抗敵之夫,孤城為不守之地。” 元 楊載 《送張仲實之宜興》詩:“兵威終抗敵,人力可回天。”
採取措施,減輕乾旱造成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