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呼貌。 2.搖擺蕩漾貌。 3.長軟貌。
亦作“ 招諭 ”。指帝王招撫敵對勢力的諭旨。亦指以帝王名義對敵對勢力進行招撫。《三國志·魏志·劉放傳》:“ 放 善為書檄,三祖詔命有所招喻,多 放 所為。”《北史·魏紀一·太祖道武帝》:“帝以 中山 城內為 普隣 所脅,乃招喻之。”《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上復遣人招諭 苑君璋 。”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又命戶部侍郎 王永鰲 招諭之。”
招撫。《後漢書·班超傳》:“ 烏孫 大國,控弦十萬,故 武帝 妻以公主,至 孝宣皇帝 ,卒得其用。今可遣使招慰,與共合力。”《南史·文學傳·阮卓》:“及平 歐陽紇 , 交阯 夷獠往往聚為寇抄, 卓 奉使招慰。”《資治通鑑·隋恭帝義寧元年》:“﹝ 李淵 ﹞又使 姜謩 、 竇軌 俱出 散關 ,安撫 隴右 ;左光祿大夫 李孝恭 招慰 山 南;府戶曹 張道源 招慰 山 東。”
猶蒐集。
招架;抵擋。
招呼;關照。
指招人租賃房屋
挑逗勾引。
延請禮遇。
承擔;應承。
吸引;引誘
1.自取;自致。 2.自己供認。
高明的辦法。 王國祥 《壺、雞蛋》:“研究了半天,沒有別的高招,就帶賣雞蛋吧!”《人民日報》1991.10.26:“有的廠家門可羅雀,洛陽肉聯廠卻門庭若市。洛陽肉聯廠有何高招?”
猶選聘。《半月談》1986年第24期:“民辦教師選招為公辦教師,由本人提出申請,組織上按照規定的條件進行全面考核,從合格者中擇優選招,以保證質量。”
招之使依附。《後漢書·班超傳》:“若出屯 樓蘭 ,足以招附其心。”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韋太尉皋 鎮 西川 ,亦二十年,降 土蕃 九節度,擒 論莽熱 以獻,大招附西南夷。”《宋史·曹克明傳》:“ 玉 所向力戰,屢敗蠻軍。是時朝廷意在招附,數詔諭 克明 ,而 克明 亦憚深入,屢移文止 玉 。”
答理,理睬。 杜鵬程 《記一位年輕的朋友》二:“ 張師傅 沒有招理,扭轉話頭問:‘聽說你受獎了?’” 杜鵬程 《延安人》三:“老太太不招理 呂有懷 。”
收羅。
1.靈巧、好看的武術動作,泛指陪襯的手法 2.欺騙人的手段
招人宴飲。
呼喊;傳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