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貳
1.亦作“ 疑二 ”。因猜忌而生異心。 漢 劉向 《上<於陵子>序》:“ 仲子 遁上遁民,舍車而徒,礪志潔身,亡有疑二者哉。”《三國志·吳志·朱績傳》:“ 孫綝 秉政,大臣疑貳。”《晉書·文帝紀》:“初, 誕 ( 諸葛誕 )、 欽 ( 文欽 )內不相協,及至窮蹙,轉相疑貳。” 宋 歐陽修 《準詔言事上書》:“北虜分兵助 昊 ,則可牽其南寇之力;若不助 昊 ,則二國有隙,自相疑貳,此亦伐交之策也。” 清 戴名世 《<戴氏宗譜>序》:“骨肉之恩薄,渙然無所統紀,往往疑貳猜阻,見於父子兄弟之間。”2.指猜忌離心。《晉書·孫盛傳》:“時丞相 王導 執政, 亮 ( 庾亮 )以元舅居外,南蠻校尉 陶稱 讒構其間, 導 亮 頗懷疑貳。” 宋 李覯 《寄祖秘丞》詩:“自此習往還,中心蔑疑貳。”《元史·泰定帝紀一》:“ 遼王 脫脫 ,乘國有隙,誅屠骨肉,其惡已彰,恐懷疑貳。”3.疑惑不定。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 張生 心下猶疑貳,道:‘普天之下行來,不曾見這區寺。’”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如 普式庚 於晚出諸作,恆自謂少年眷愛自繇之夢,已背之而出,又謂前路已不見儀的之存,而 密克威支 則儀的如是,決無疑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