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憤恨。
天子的憤怒。語本《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杜預 注:“敵,猶當也;愾,恨怒也。” 宋 劉攽 《賀平西南夷表》:“實王愾之所不赦,宜天討之所必加。” 清 洪亮吉 《將賦南歸呈畢侍郎六十韻》:“公時調兵粟,旬日敵王愾。”
對敵人的憤恨
感慨。
見“ 憤慨 ”。
猶言同仇敵愾。
悲嘆。
猶慷慨。謂情緒激昂。
感慨貌;嘆息貌。
氣鬱滿貌。
相同的憤慨
嘆息。《陳書·後主紀》:“ 梁 季湮微,靈寢忘處,鞠成茂草,三十餘年,敬仰如在,永惟愾息。” 唐 顏真卿 《撫州寶應寺翻經台記》:“ 真卿 叨刺是邦,茲用愾息。”
1.見“愾嘆”。 2.亦作“愾嘆”。慨嘆;嘆息。
感嘆惋惜。
同懷強烈的憤恨以對付敵人。
僾:隱約,仿佛;愾:嘆息。仿佛看見身影,聽到嘆息。多形容對已過世尊長的懷念。,僾:仿佛,隱約;愾:嘆息。仿佛看到身影,聽到嘆息。形容對去世親人的思念
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為自己的敵人而加以討伐。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全體一致痛恨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