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
- kuì
- 忄
- 12
- 木
- NRQC
[愧]基本解釋
羞慚:羞~。慚~。~色。~怍(慚愧)。~疚。~赧(因羞愧而臉紅)。~悔。問心無~。
[愧]詳細解釋
〈動〉
(形聲。從心,鬼聲。本義:慚愧)
同本義。同“媿”
小則如愧。——《禮記·儒行》
尚不愧於屋漏。——《詩·大雅·抑》
不愧於人。——《詩·小雅·何人斯》
雖顏慚未知心愧。——《魏書·列女傳》
縱上不殺我,我不愧於心乎?——《史記·張耳陳余列傳》
諶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清· 周容《芋老人傳》
下恐愧吾師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茲游快且愧矣。——《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兼愧貴家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愧心(內心慚愧);愧悔(慚愧後悔);愧服(衷心佩服他人,自慚不如);愧灼(極言慚愧之意);愧天作人(上愧對天理,下愧對人事)
折辱人;使羞慚
昭王聞之,欲愧之以辭。——《戰國策·齊策》
又如:愧辱(羞辱)
責人罪咎
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禮記·表記》。注:“病、愧謂罪咎之。”
[愧]百科解釋
愧,一般指因有缺點﹑錯誤或未能盡責等而感到不安或羞恥。 更多→ 愧
[愧]英文翻譯
Asha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