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悲苦淒切的
謂心有未明而希望人啟發。
1.謂積思求解。 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集註:“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唐劉禹錫《奏記丞相府論學事》:“今夫子之教日頽靡,而以非禮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憤悱也。”宋蘇軾《跋所書<清虛堂記>》:“今子由既輕以余書予人可也,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憤悱而發,豈不過哉!”明方孝孺《答金景文書》:“執事憤悱,旁求博討,卒未有得。”章炳麟《文學總略》:“大愚不靈,無所憤悱者,覩眇論則以為恆言也。” 2.憤慨,怨恨。
悱惻。 謂憂思抑鬱。
謂文辭動聽。
抑鬱於心而未能表達貌。
哀怨悽愴。
1.憂思鬱結。2.指思慮鬱結,渴求啟發。
猶哀怨。
悱惻:悲苦的樣子。舊時形容內心痛苦難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轉淒涼。
心緒悲苦而不能排遣。
形容文詞、音樂之哀婉動人;形容人物之情深意厚、悲苦淒切。清 俞樾 《顧子山<眉綠樓詞>序》:“詞之體,大率婉媚深窈……借美人香草,寄其纏緜悱惻之思。” 蘇曼殊 《與劉半農書》:“ 朗生 兄時相聚首否?彼亦纏緜悱惻之人,見時乞為不慧道念。”亦作“ 纏綿悱惻 ”。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前讀君寄 幼香 之作,纏綿悱惻,如不勝情。” 朱光潛 《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一曲纏綿悱惻的音樂沒有驚動山靈?它沒有傳出江山青峰的嫵媚和嚴肅?”
誠摯而憂鬱貌。
形容情感言辭淒切悲苦。
悱: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 發:啟發。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