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   [xīn xué]
[心學]基本解釋
1.猶言思想修養。
2.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宋明理學的一個流派,即所謂良知之學。為學主“明本心”、“致良知”。認為心為宇宙的本原。
3.即心理學。
[心學]詳細解釋
猶言思想修養。
宋 范成大 《寄題筠州錢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詩:“忠厚平生心學,敏明隨處民功。”
以 陸九淵 、 王守仁 為代表的 宋 明 理學的一個流派,即所謂良知之學。為學主“明本心”、“致良知”。認為心為宇宙的本原。
明 宋濂 《六經論》:“‘六經’皆心學也。心中之理無不具,故‘六經’之言無不該,‘六經’所以筆吾心之理者也。” 明 王守仁 《<陸象山先生全集>敘》:“聖人之學,心學也。”參閱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心學》。
即心理學。
嚴復 《原強》:“繼乃論生學、心學之理,而要其歸於羣學焉。”參見“ 心理學 ”。
[心學]百科解釋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其中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更多→ 心學
[心學]英文翻譯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