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是什麼意思,御史大夫的解釋,御史大夫的反義詞近義詞,御史大夫的意思,御史大夫的英文翻譯

御史大夫   [yù shǐ dài fū]

[御史大夫]基本解釋

官名。

[御史大夫]詳細解釋

  1. 官名。

    秦 置。 漢 因之,為御史台長官,地位僅次於丞相,掌管彈劾糾察及圖籍秘書。與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合稱三公。丞相缺位時,往往即由御史大夫遞升。後改稱大司空;司空。 晉 以後多不置。 唐 復置,實權已輕,至 宋 又多缺而不補, 明 廢。

[御史大夫]百科解釋

御史大夫,漢語拼音:【yù shǐ dà fū】。官名。秦代始置,負責監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西漢沿置,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秩中二千石 。職務類似後來的尚書令,此為漢初之情況。通常謂御史職掌監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綏和元年(前8),仿古制設三公,改大夫為大司空。東漢又改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義改屬中丞。晉以後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復置,專掌監察執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為台長。明洪武中改御史台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廢。 更多→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英文翻譯

imperial cen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