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 鄭玄 註:“遺,猶餘也。”後因謂樂聲中蘊含有令人難忘的韻味為“絃外遺音”。亦以喻文辭、語言中的言外之意。 宋 陸游 《雨後殊有秋意》詩:“只歎鼻端無妙斲,豈知絃外有遺音。”亦省作“ 絃外音 ”。 清 沈德潛 《唐詩別裁集·李白》:“七言絶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爲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絃外音,使人神遠。 太白 有焉。”《花月痕》第十回:“正是人之相知,貴相知心,無曲中意,有絃外音。”
比喻話語中另有間接透露、沒有明說的意思。
原指音樂的餘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裡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