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   [wū gǔ]
[巫蠱]基本解釋
1.古代稱巫師使用邪術加害於人為巫蠱。
2.指巫蠱之禍。
[巫蠱]詳細解釋
古代稱巫師使用邪術加害於人為巫蠱。
《六韜·上賢》:“七曰:偽方異伎,巫蠱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北史·古弼傳》:“ 文成 即位,﹝ 弼 ﹞與 張黎 並坐議不合旨,俱免。有怨謗之言,其家人告巫蠱,俱伏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神女》:“巡撫謂其事近巫蠱,不許。”
指巫蠱之禍。
《漢書·武帝紀》:“ 諸邑公主 、 陽石公主 皆坐巫蠱死。” 晉 潘岳 《西征賦》:“弔 戾園 於 湖邑 ,諒遭世之巫蠱。”
[巫蠱]百科解釋
巫蠱(wū gǔ)是古代信仰民俗。即用以加害仇敵的巫術。起源於遠古,包括詛咒、射偶人(偶人厭勝)和毒蠱等。詛咒在原始社會已很盛行,古人認為以言語詛咒能使仇敵個人或敵國受到禍害。 更多→ 巫蠱
[巫蠱]英文翻譯
art of casting sp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