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   [ní gū]
[尼姑]基本解釋
佛教修行的女子
[尼姑]詳細解釋
指披剃出家的女佛教徒。
唐 李商隱 《雜纂》:“尼姑似鼠入深處。” 明 高明 《琵琶記·祝髮買葬》:“我當初早披剃入空門也,做個尼姑去,今日免艱辛。”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尼姑》:“ 漢 劉峻 女出家,乃尼姑之始而尚未立名。 東晉 婦人 阿藩 ,習西域之教,始有尼姑之稱。”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你難道要我剪了頭髮做尼姑……才算得改過。”
[尼姑]百科解釋
尼姑(Buddhist nun)是中國對比丘尼的俗稱,略不合佛教規儀,是結合中國民俗產生的稱謂。佛教稱謂亦稱為“尼”。例:出家為尼,落髮為尼同時也是比丘尼的俗稱。女子出家後受過具足戒者。比丘尼為梵文Bhikssuni的音譯,亦譯作比呼尼等。意譯為乞士女、除女或薰女;亦稱沙門尼或簡稱尼。比丘尼是指歸入佛門,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眾、七眾之一。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比丘尼為梵文Bhikssuni的音譯,亦譯作比呼尼、苾芻尼、備芻尼等。意譯為乞士女、除女、除饉女或薰女;亦稱沙門尼或簡稱尼、尼僧。現在的尊稱應為:“法師”,表示尊其佛法造詣高深。 更多→ 尼姑
[尼姑]英文翻譯
N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