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ǎn yuān 
  • 8
  • PQBB

[宛]基本解釋

[ wǎn ]

1.曲折:委~。~妙(聲音婉轉動聽)。~轉(zhuǎn)(a.輾轉;b.同“婉轉”)。

2.仿佛:~然。~如。~若(仿佛,好像)。

3.姓。

[ yuān ]

〔大~〕古代西域國名,在中亞西亞。

[宛]詳細解釋

1. 宛

〈動〉

  1. (形聲。從宀( mián),夗( yuàn)聲。象屋裡的草彎曲自相覆蓋。本義:彎曲)

  2. 同本義

    宛,屈草自覆也。——《說文》

    宛宛黃龍。——《史記·司馬相如傳》

    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漢書·揚雄傳下》

  3. 又如:宛妙(事物屈曲美妙);宛虹(彎曲的虹);宛曲(輾轉;曲折);宛委(彎曲;曲折);宛宛(盤鏇屈曲的樣子;山川道路蜿蜒曲折);宛燀(迴旋盤曲)

  4. 晃蕩;搖動

    晴野霞飛綺,春郊柳宛絲。——白居易詩

  5. 釋散

    紛乎宛乎。——《莊子》。成玄英疏:“紛綸宛轉,並釋散之貌也。”

〈形〉

  1. 委婉;婉轉

    一面收拾禮物,逕往東京,投宿省院諸官,令其於天子之前,善言啟奏,別作宛轉。——《水滸傳》

  2. 又如:宛款(委婉誠懇);宛曼(柔媚;婉轉曼妙);宛暢(婉轉流暢);宛篤(婉曲而誠摯);宛態(含蓄曲折的情態);宛折(婉轉曲折)

  3. 溫柔 。如:宛約(形容步態柔美);宛順(和順;柔順)

  4. 凹入;低洼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詩·陳風·宛丘》。毛傳:“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5. 隆起

    宛中宛丘。——《爾雅·小宛》。郭璞注:“宛,謂中央隆高。”

  6. 順利;順遂

    天為粵宛,草木養長,五穀蕃實秀大。——《管子》

  7. 宛彼鳴鳩,翰飛戾天。——《詩·小雅·小宛》

〈副〉

  1. 似乎,好像;仿佛

    宛然可遇。——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宛然尚在。——《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宛肖(逼真;極像);宛類(很像)

  3. 事物真切可見,歷歷在目 。如:宛爾(明顯的樣子;真切的樣子)

[宛]百科解釋

宛,我國常用漢字,屬於多音字;另有南陽市簡稱和姓氏等義項名。“宛”是南陽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徵,又反映了它的生態環境。《說文解字》:宛,屈草自履也,從宀、夗聲。其義:① “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陽西、北、東三面環山,當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徵;② “屈草自覆”為芳草蓋地,植被蔥綠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併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文王所滅。楚國占據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裡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後,宛由地域名,演變成為“宛城”、“宛縣”、“宛州”、“上宛縣”等,時至今天,“南陽市”和“宛城... 更多→

[宛]英文翻譯

Wan

[宛]為謎底的謎語

1.一點愛心釋怨心(打一字)